5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
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2800亿元流动资金,对房地产影响几何?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对象的范围,有明确的限定条件,可以理解为受惠的主要是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县域金融机构。其中“存贷业务都只能在本行政划内进行”这一点,意味着这些新增的流动性只能在本地内流动,贷款的去向则“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前几年,农商行在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通过委外投资的方式将本地揽储获得的资金,购买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债券,以此渠道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输血”。但是,自2018年起,该类办事处被监管层要求全部裁撤,农商行要回归本地对实体经济进行金融支持。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房企融资困难,资金价格高走,与房地产债券缺少了农商行这一大买家不无关系。
在委外业务的渠道被砍掉后,农商行即使获得了流动性,也只局限于县域行政划内,却无法通过购买债券流动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当中。因此,本次央行降准,对房地产市场难以产生影响。
开盘前公布降准,地产板块多只个股跌停
5月6日,在沪深股市临开盘前,央行毫无预兆的宣布降准。然而沪深两市却表现不佳,午间收盘跌幅双双破5%。下午开盘,上证指数更是一度跌破2900点关口。其中,房地产板块多只个股跌停。
回顾1月4日晚间,央行公告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两次合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上述消息宣布后的首个交易日(1月7日)上证指数上涨0.72%,深证成指则大涨1.58%。
然而,降准对股市短期表现刺激作用并不明显。据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11月底开始,央行开始进入连续降准周期,其中次日上证指数出现上涨的次数并不多,上涨概率不到一半。不过,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中长期资金面,对股市中长期还是有一定利好作用。
综合整理 |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每日经济新闻、攸克地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