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国性城市群的分布当中,安徽仅是合肥都市圈位列其中,而且也是囊括了芜湖、马鞍山、滁州、淮南等大部分皖南皖中(包括部分皖北城市)较为发达城市,以及还有皖西的六安等;特别是在2019年还将皖北地区的蚌埠也纳入了都市圈范围。因此在安徽也是形成了“一枝独大”的城市群矩阵,所以在其他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副中心城市群。
早期规划的合肥都市圈
除了合肥都市圈,在沿江城市带当中安徽还有个“皖江城市群”,而“皖江”顾名思义就是包括着安徽的沿江城市,以及合肥都市圈当中的所有城市;从安徽目前的16个省辖市构成来看,除去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群成员外,也就是剩下的仅有皖北四市,即阜阳、淮北、宿州、亳州。所以说,之前的“皖北六市”目前仅剩四席,未来的皖北如何抱团取暖发展也是未来的一个焦点。
皖江城市群
尤其是在当前安徽经济总量大幅度攀升之际,合肥都市圈在2020年就以全省45.4%的国土面积和50.1%的常住人口,贡献出了全省63.3%的生产总值和61.4%的财政收入,也由此看得出这座中心城市群的近年来的迅猛发展。那么除去合肥都市圈的产值份额之外也是不难看出其他皖北皖南地区在增速上也是表现不俗,尤其是皖北的阜阳、宿州、亳州在近年来都是后来居上。
地域形成的“皖北六市”
特别是在多年来的“振兴皖北”战略当中,诸如像亳州这样的新兴城市都是一度在增速上排在了全省前列,还例如皖北大市阜阳,2021年上半年GDP已经排在全省第四,在全年产值上也或会直逼前三。因此说,未来除去合肥都市圈,皖北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形成也是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前不久安徽省提出的皖北产业聚集转移,更将是对皖北发展提供了一个实质性的政策利好。
安徽16市2021年上半年GDP情况
而按照这样的南北发展势头来看,在除了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圈之外,皖南的黄山、池州、铜陵等地似乎已有明显落差;因此说,未来的安徽副中心形成或也只是在合肥的周边和皖北地区产生。但是,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口、区位上来比较,似乎也是已经形成了“南芜北阜”(芜湖、阜阳)两个较有区域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关心安徽发展的各位网友,您又会更加看好哪一座城市呢?
来源:徽脸